了解失智與照護
●了解失智症與照護
神經科門診中不免常常被問及:「最近我常常忘東忘西,找不到鑰匙,匆忙出門卻忘記要做什麼,老是忘記把車子停在哪裡常常找好久……」諸如此類的問題,確實常常困擾著現代社會的人們。爆炸性的資訊量、電視、手機、網路如影隨形,容易造成分心而忘了原本計劃在腦中的事,正所謂「貴人多忘事」。
隨著失智症越來越受重視之餘,當然也伴隨著人們對疾病的焦慮與恐慌。如果您發現自己只是容易忘事但無論是在工作與生活上並沒有受到影響,反而應該要檢視一下對於事情的輕重緩急與各種事情之間的連結性是否有可以再調整的空間。記憶力可以透過建立「關聯性」來加強,筆者在背經絡穴位時就曾將穴位編成歌詞,只要腦海裡想起那首歌的旋律就可輕鬆地背出來。但失智症患者這部分的能力卻會漸漸喪失,連處理一件事的步驟都會出現障礙且影響生活,比如說炒菜忘記加鹽、洗頭忘記用洗髮精等,所以失智症患者的診斷認定在於記憶力的喪失加上逐漸失去原本具有或後天習得的能力,並且影響到自我照護以及工作。大致上可以從日常生活中至少五個方向是否有障礙來看,包含記憶力、判斷力、人時地定向力、抽象或綜合思考能力以及計算能力等來做綜合評分。其他常見的症狀如個性改變、情緒障礙、幻覺、大小便失禁等症狀都需要評估與治療。
失智症患者有時表現得很固執,會有現實判斷能力的喪失,變得神經質、容易聽信他人卻對自己家人產生懷疑,不相信家人告訴他已經吃過藥堅持再吃一次、忘記存摺印章放在哪裡卻懷疑是家人偷走,在外遇到不認識的人推銷或是詐騙卻很容易相信,每每造成財物、生命的損失,例子多到不勝枚舉。在治療失智症時除了須盡量使用藥物穩定患者病情外,最需要協助與支持的人莫過於照顧的家屬。眼看著自己最親密的親人性情大變、反目相向、甚至語言動作出現暴力傾向,家人均面對難以忍受的痛苦、甚至崩潰的大有人在,而這並不是單靠醫療可以解決的,還需要各種社會力量的協助。
失智症中以「阿茲海默氏症」的患者最多,約佔失智症族群的60%。診斷上需要腦部影像如電腦斷層或是核磁共振來排除其他表現出失智的疾病如腦中風、慢性腦出血、水腦症、或是腫瘤等。血液檢驗可排除其他導致失智的原因,例如甲狀腺功能異常、腎上腺功能異常、營養缺乏、慢性發炎或其他因身體機能所造成的問題。
至於家人則必須建立良好的互助互信機制並做好心理建設,不要過於在乎病人言語上的刺激,因為他們說過就忘記。家中的擺設盡可能不要改變,並且在各個區域如廁所、臥室、餐廳、客廳等用顯眼的文字或圖標示以減少意外發生。另外,多增加患者與他人的互動,多參與社區或是高齡學習的課程,可以幫助延緩老化及失智的疾病進程。最後,失智症患者最需要的終究是家人的陪伴,並保持定期回診與醫師討論病情。本院已參加失智症共同照護系統,可協助轉介資源。